赵慧臣,男,汉,河南永城人,中共党员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现任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系副主任,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。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;CSSCI期刊《开放教育研究》、《现代教育技术》、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》和《远程教育杂志》外审专家;SSCI期刊《英国教育技术学杂志》(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、《澳大利亚教育技术学杂志》(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)外审专家。
研究方向
教育信息化、知识可视化、网络课程群
教授课程
本科生课程:《教育信息处理》、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》、 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》
研究生课程:《传播新技术及其教育应用》、《教育设计与案例研究》。
学习经历
2007.9-2010.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;
2004.9-2007.6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;
2000.9-2004.6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育技术专业学士学位;
工作经历
2013.7-至今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系 副教授
2011.6-2015.6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博士后
2010.7-2013.6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系 讲师
社会兼职
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;
CSSCI期刊《开放教育研究》、《现代教育技术》、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》和《远程教育杂志》外审专家;
SSCI期刊《英国教育技术学杂志》(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、《澳大利亚教育技术学杂志》(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)外审专家。
科研项目
1. 2013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“基于共生理论的教育信息资源城乡一体化配置研究”(13240041290),经费0万元,主持
2.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“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”(13YJC880117),经费8万元,主持
3. 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中小学生微博交往现状、规律与引导的实证研究”(2012CJX24),经费1万元,主持
4. 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(2012M511563)“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”,经费5万元,主持
5. 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(12A630095)“教师二次开发教育信息资源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师范”,经费1万元,主持
6. 2011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(SKL-2011-2270)“网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证研究”,主持
7. 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(2011-QN-105)“ 网瘾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模式与实施方案研究”,主持
发表论文
1. 赵慧臣,王玥.美国弗吉尼亚州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特点与启示[J].电化教育研究(B类),2015,(07):105-113.
2. 赵慧臣.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移情式设计[J].电化教育研究(B类),2013,(10):33-39.
3. 赵慧臣,朱书慧,刘革.协同创新背景下教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——“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”综述[J].电化教育研究(B类),2013,(09):5-9.
4. 赵慧臣.教育技术创新的本质和方式[J].电化教育研究(B类),2012,(01):13-17.
5. 赵慧臣.中国电化教育(教育技术)机构管理发展的反思与展望[J].电化教育研究(B类),2011,(02):111-115+120.
6. 赵慧臣,张舒予.亚里士多德“四因说”技术制作思想对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启示[J].电化教育研究(B类),2010,(01):31-35.
7. 赵慧臣,张舒予.《易传》蕴含的技术思想对教育技术的启示[J].电化教育研究(B类),2009,(04):5-9.
8. 赵慧臣,张舒予.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):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[J].电化教育研究(B类),2008,(09):8-12.
9. 赵慧臣,杜振良.混合学习理念下“自带设备”(BYOD)教学应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[J].中国电化教育(C类),2015,(12):126-131.
10. 王玥,赵慧臣.美国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项目的特点与启示[J].开放教育研究(C类),2015,(03):55-64.
11. 赵慧臣,杨萍.美国教育信息资源教师项目的特征与启示[J].远程教育杂志(C类),2015,(04):75-83.
12. 赵慧臣,王玥,赵琳,严文彬.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与展望[J].现代教育技术(C类),2015,(10):12-18.
13. 王玥,赵慧臣.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[J].现代教育技术(C类),2015,(10):19-25.
14. 赵慧臣,曹亚辉,李彦奇,唐名洋.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汉字字形演变过程的可视化研究[J].现代教育技术(C类),2015,(10):33-39.
15. 赵慧臣,王玥,张舒予.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应用的元分析[J].现代教育技术(C类),2014,(01):36-43.
16. 赵慧臣.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:促进跨课程的网络学习[J].现代远程教育研究(C类),2014,(02):40-47+54.
17. 赵慧臣,王玥.我国思维可视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——基于中国知网2003—2013年论文的分析[J].中国电化教育(C类),2014,(04):10-17.
18. 赵慧臣,王淑艳.知识可视化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新观点——访瑞士知识可视化研究开拓者马丁•爱普教授[J].开放教育研究(C类),2014,(02):4-10.
19. 赵慧臣,刘革,马鸣.我国信息化环境下知识建构研究综述[J].远程教育杂志(C类),2014,(05):47-57.
20. 赵慧臣.伽达默尔游戏理论对教育游戏的启示——兼论游戏与教育如何实现有效融合[J].现代远程教育研究(C类),2013,(02):10-14+24.
21. 赵慧臣,何琦.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开展[J].现代教育技术(C类),2013,(02):64-68+58.
22. 赵慧臣,文洁,贺玉婷.视觉文化背景下视觉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建构与实施方式[J].远程教育杂志(C类),2013,(02):66-72.
23. 赵慧臣,郑曼.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研究[J].现代教育技术(C类),2013,(08):44-49.
24. 赵慧臣.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形式分析[J].现代教育技术(C类),2012,(02):21-27.
25. 赵慧臣.基于微博的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模式建构与实践[J].中国电化教育(C类),2012,(06):86-91.
26. 赵慧臣.媒体话语对教育改革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[J].教育科学(C类),2012,(02):12-16.
27. 赵慧臣,马欢欢.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年表构建与分析[J].现代远程教育研究(C类),2012,(05):23-30+50.
28. 赵慧臣.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设计方法[J].开放教育研究(C类),2012,(05):25-30.
29. 赵慧臣,杜华,张舒予.课程群协同进化视野下的《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》课程建设[J].现代远距离教育(C类),2012,(05):55-59.
30. 赵慧臣.陶行知工具教育理论:本土特色的媒体应用方法[J].现代教育技术(C类),2011,(02):13-16.
31. 赵慧臣.观看):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意义解读的方式[J].远程教育杂志(C类),2011,(03):44-48.
32. 赵慧臣.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内容构建方法[J].现代教育技术(C类),2011,(09):29-33.
33. 赵慧臣.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研究综述[J].远程教育杂志(C类),2010,(01):75-80.
34. 赵慧臣.构建学习力:信息时代教师培训的新视角[J].现代教育技术(C类),2010,(05):58-60.
35. 赵慧臣.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分析框架[J].开放教育研究(C类),2010,(05):51-58.
36. 赵慧臣.网络游戏的关系特征分析与教育价值实现[J].教育科学(C类),2008,(03):24-27.
37. 赵慧臣,张舒予.网络教育空间的特征分析与价值实现[J].中国电化教育(C类),2006,(12):39-43.
38. 赵慧臣,王玥.应用复杂科学分析教育变革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反思[J].黑龙江高教研究(核心),2015,1(1):27-32.
39. 赵慧臣,张华,文洁.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技术使用问题的哲学分析[J].现代教育管理(核心),2014,(12):60-65.
40. 赵慧臣.课程群协同进化研究述评[J].现代教育管理(核心),2012,(12):99-102.
41. 赵慧臣.网络教育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与改善[J].黑龙江高教研究(核心),2011,(01):11-13.
42. 赵慧臣.图像教育化:教育中图像管理应用的新理念[J].现代教育管理(核心),2009,(12):4-6.
出版著作
1. 课程群知识建构的理论分析与网络实践[[M].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6,赵慧臣著
2. 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研究[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5,赵慧臣等著
3.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理论建构与教学应用[[M].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1,赵慧臣著
4.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人物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[M]. 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3,赵慧臣参编
5.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[M].南京: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1,赵慧臣参编
荣誉奖励
1. 论文“美国教育信息资源教师项目的特征与启示”获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
2. 论文“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:促进跨课程的网络学习”获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
3. 论文“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年表构建与分析”获2013年度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
4. 参编著作《中国早期电化教育人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》获2013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
5. 专著《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理论建构与教学应用》获第一届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。
6. 论文“基于微博的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模式建构与实践”获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
7. 论文“构建学习力:信息时代教师培训的新视角”获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
8. 论文“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分析框架”获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
9. 课题“网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证研究”获2012年评为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成果奖一等奖
10. 论文“网络教育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与改善”获2011年度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
11. 论文“中国电化教育(教育技术)机构管理发展的反思与展望”获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
12. 论文《亚里士多德“四因说”技术制作思想对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启示》被2009年“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”评为一等奖
13. 2010年4月,获得“江苏省三好学生”
14. 2010年3月,获得“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标兵”
培训交流
1. 2013.09-2014.09,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,访问学者